首頁 > 試車報告 > Honda CBR 250RR、Yamaha YZF-R3、Kawasaki Ninja 400、KTM RC 390 小跑車,同場較量!(2)

Honda CBR 250RR、Yamaha YZF-R3、Kawasaki Ninja 400、KTM RC 390 小跑車,同場較量!(2)

上載日期:2019-10-17


Honda CBR 250RR、Yamaha YZF-R3、Kawasaki Ninja 400、KTM RC 390

小跑車,同場較量!(2)





Kawasaki Ninja 400 (推出年份:2018)

      直二水冷399c.c.引擎 / 45ps/10,000rpm /3.9kg-m/8,000rpm / 168kg / 座高785mm Ninja 400是目前小跑車之中排氣量最高,所以馬力和扭力值都是最高的,如果對中低轉的加速力有要求的話,她無疑是當中的首選。不過要留意一點,如果很在意懸掛系統「外觀」的話,抱歉Ninja 400所配用的正立式前叉論型可能會令有些車友有點失落,不過前叉的管徑為41mm,論功能性它絕對足夠。而今次向車主借來的Ninja 400是四部車之中改裝得最多,除了排氣管和一些裝飾之外,還有升高腳踏、比原廠更低的軚把、Brembo前卡鉗,為了提升懸掛效能也換上了前叉阻尼及Ohlins尾避震,令這部車的戰鬥力再進一步提升。





Kawasaki Ninja 400車主Leung

      以往買車多是以300為主,看到新出的Ninja 400,所以也想一試400c.c.引擎的能力可以去到幾高,加上個人覺得川崎的車款也較靚。在駕駛一段時間後覺得Ninja 400很夠力,一俾油就能爆發出很大的力量,可說是想要幾多就有幾多。

























KTM RC 390(推出年份:2014)

      單缸水冷375c.c.引擎 / 44ps/9,500rpm / 3.6kg-m/7,250rpm / 147kg / 座高820mm
KTM RC 390絕對是挑起紛爭的始祖,自從KTM沒有再生產RC8超跑之後,一直沉醉於小跑的發展,當時一眾跑車仍是主打250c.c.小跑車,誰知廠方卻突然推出RC 390,以同級車中排氣量最大的姿態示人,而且憑著特別的造外形令到消費者降低抵抗的能力。單汽缸絕對是KTM的看家本領,44ps馬力、3.6 kg-m的扭力落在147kg極輕量的車身,即使時至今日她的整體性能還是強悍有力,亦能夠讓專業賽車手「九咪仔」周浩雲帶來趣味。

































Max Li試駕感受:

      今次筆者與專業賽車手周浩雲一起試齊四部車,那既然有專業車手在此,筆者也不班門弄爹,所以將CBR 250RR、YZF-R3、RC 390和Ninja 400的性能分享留給周浩雲和大家分享。筆者也非一無是處的,因經常在試駕不同車輛時也提醒自己也是一個平常用家,所以也以用家角度去分析和分享一部電單車,那今次就非常好了,專業用家的角度又有,用家角度又有。





      用家角度即是甚麼?筆者認為用家是每日都會用這部車,不論代步還是玩樂都是以一部車為主,另外就是他們未必要求很極致的高性能,以應付日常道路環境為主要,正是因為每天都使用,筆者覺得整體的騎姿和操控是很重要的一環。為何跑車都要顧及舒適性問題呢?始終街道跑車不是純跑車,主要應用的地方都是城市內,不是競賽使用,由於每時每刻都有機會用,所以舒適性一定要顧及。當然舒適性是和純跑車背道而馳,原則上日常用的騎姿,太激進的話未免有點辛苦。

      今次主角有四位,包括Honda CBR 250RR、Yamaha YZF-R3、Kawasaki Ninja 400和KTM RC 390,而當中的Ninja 400和RC 390都經過改裝又或者是有一些特別的個人設定,所以是次的比較未能完全代表現原裝車規格。





      在騎姿方面,四部車都有點分別,先講YZF-R3,舒適度當然不及MT-03,不過以街道跑車來說R3是一部頗舒服的跑車,最主要是油缸的闊度和軚把的高度設定很好,符合人體工學的。而CBR 250RR,騎姿是四部車之中最有攻擊性,因為上半身會比較前伏,筆者覺得最有落場感。當然這感覺又是否代表你一定要選CBR 250RR呢,其實最主要還是看看自己的需求,正如筆者所講很多車主都是一車走天涯,所以都要考慮這騎姿會否為你帶來壓力呢?



      去到Ninja 400,是四台車之中改動最多的一台,車主換了低置軚把和升高腳踏,由筆者去試,坦白講一定不舒服的,因為這是個人化的設定,而筆者和車主的身形相差頗遠,不過肯定的是這個設定是為了攻彎而設的。至於最後的RC 390,正是周浩雲本人常常駕駛的,四部車之中筆者覺得RC 390最有大車的感覺,可能是油缸的闊度和軚把角度的關係吧,不過當攻彎的時候,發覺「這台」RC 390很難入彎,為何特別指明是這部呢?因為以前試過的RC 390還是Duke 390,印像中都不是這樣的,應該都是一部很願意入彎的小跑車,原來這是經過周浩雲的特別設定,因為他比較喜歡低軚壓,再利用身體的力量去壓彎。低軚壓的好處是當車身傾側時車胎有更高的抓地力,如果閣下有興趣體驗這種感受,就要先把胎壓降低,不過記得車速不要太快。



      雖然將性能部份交了給周浩雲,不過其實筆者都有少少分享,四部車中筆者覺得CBR 250RR和R3的整體操控比較好,不論是引擎表現還是操控方面,畢竟都是較新推出的產品,尤其CBR 250RR是有Ride mode,雖然只有250c.c.,但Sport +、Sport和Comfort三種行車模式都有明顯分別,可以在日常使用和玩樂方面兼顧得非常好。而R3的引擎雖然沒有動力模式,不過引擎順滑轉速攀升都十分理想,但仍是一貫Yamaha作風要保持較高轉數才能切實體驗它的力量,這樣的設定有人會覺得比較好,因為引擎低轉時不會拉扯得太辛苦,但當想玩樂時就將轉數提升,變相可以顧及代步和玩樂的問題。不過大排氣量確是有一定的優勢,講的是Ninja 400和RC 390,接近400c.c.的排氣量明顯在低轉數有更深厚的加速力。

周浩雲試駕感受︰

      先談CBR 250,設有三種行車模式,曾嘗試最低階的Comfort mode,於6,000轉時已感到馬力被「封印」,加速有點困難,盡油也反應不大,中段很「腍」,尾段也沒有高轉表現。繼而轉用Sport mode,中段加速力回復,尾段不是太強。最後試用Sport+ mode,馬力全部釋放,最是好玩。以一架250小車來說能造到這多功能表現已是很難得,因為始終馬力輸出不是太高,這全賴編寫電腦程式人員的功勞。
      據聞YZF-R3的車架及引擎都沒有改變,只是改動前叉及傾角,坐上車後覺得前軚把有點高,但行車時就沒有轉向問題及不穩定的情況,表現相當「硬淨」,且不像其他小車般要伏得較前致令雙臂產生疲累感,相信是廠方對R3針對性的正面改良地方,這方面感到有點驚喜。於前制動時明顯感到前叉下沉(更有不同的段數),這樣的行程設定於小車身上甚是難得。



      一向以來都有接觸KTM的車輛,至於2019新版RC 390駕駛時感到更為暢順,尤其是低扭表現,以往覺得力量來得有點猛,於收車轉速減低時就有點不太順,出現俗稱像「跑馬仔」的情況,而19版RC 390在這方面已有所改善,首先加速時較為柔順,低轉時引擎的窒礙情況也減低了,令提速時更為暢順。雖然新版的外觀及操控性能與舊版沒有大分別,但在尾兜的底部就經過改良,如顏色和外型上的一些細緻位置都有所改變,看起來較以往更加有型。
      於去年才推出的Ninja 400,所配用的是一台398c.c.雙汽缸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45ps及最大扭力3.87kg-m,從數字上看是今次四車之冠。試駕時感到力量來得很快速,尤其是末段的表現,彎向性也相當靈活。不過此車也是被車主改裝得最多的,由於前Fork芯用上義大利Andreani及後避震也改用了Ohlins產品,可能與車架未能達至最佳的協調性,感到有點不太順暢,但行車時尚算穩定。
      今次所試駕的四台車可說是各擅勝長,當中的CBR 250RR就仿如一台賽車般,制動時的表現來得相當直接,R3就有驚喜的穩定度,RC 390好力之餘穩定性也相當之高,Ninja 400的性能表現就較為沉實。



總 結

      如筆者所講,非同等的較量,有時候反而更加容易看得出不同的特點,今次的比拼也絕非廝殺式的方法,或者可以當作一個車主交流心得的聚會,因為四車同台的機會也實屬難得。四車一同作較量,或者可以方便到你在考慮入手時更加容易找到方向,當然你更加可以參加一些車聚直接與其他車主交流心得,我們亦非常建議這樣做,一來可以保持香港玩電單車的文化與熱潮,二來更重要的是透過交流去讓自己對自己以外的電單車有更多的認識,因為只有不斷的吸收才可讓自己有更豐富的知識。

Honda CBR 250RR、Yamaha YZF-R3、Kawasaki Ninja 400、KTM RC 390 小跑車,同場較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