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車介紹 > 2020 Yamaha YZF-R1/R1M 超過二十年的進化

2020 Yamaha YZF-R1/R1M 超過二十年的進化

上載日期:2019-10-11


2020 Yamaha YZF-R1/R1M

超過二十年的進化





悠久之進化
      現時香港的電單車迷對跑車的熱情可以說是有增無減,而且大多電單車愛好者非常追捧現役於MotoGP、SBK或ARRC比賽的車款。而Yamaha的YZF-R1更加是很多車迷追棒的車款之一。
      為何這麼多車迷擁戴這一款鑽研超過二十年的車款呢?絕大原因是由1998所推出的第一代YZF-R1開始,她於世界各地不同大小的各項賽事都發揮出的性能,廠方以當年獨特命名為Tri-Axis的波箱與引擎設計概念,完全做得到是將600c.c.的操控性完全溶合1,000c.c.的馬力及扭力,令到其他廠商都有點措手不及。


1998



2002


      廠方於車身擾流上用大大的字寫著第二代的Delta Box車架及Exup排氣系統(ExhaustT Ultimate Power Value),都向外界表明廠方用盡當時最純熟的科技及技術在此跑車上,不會輕易被其他車廠比下去。從全車的外形來說,圓潤得來帶有殺氣,連模型廠商田宮亦都用此車開製作模型,讓未可買到此戰車的車迷可以於模型上了解她的結構,可想當年對車壇的震撼是何等的大。


2004





2006

 

      到2002年推出新一代的R1,外形上車頭一對平行四邊形並向中線集中的頭燈,尤如一對皺起眉頭的眼睛看着前方,再加上右邊45度傾斜向上天而且非常粗壯的排氣喉,殺氣非常。車身的線條比之前有更有銳利感,更加低矮的風擋充滿戰鬥機的氣息。而且對比之前的設計,細細的字顯示著已經進化採用第三代的Delta Box車架,但接近手把的位置仍然大大的告訴路上的人她就係Yamaha的頂級超跑!!但其實在這之前R1都已累積了大量粉絲,直至其他商方推出新設計之跑車才被比了下去。



2007

 


2009

時代之轉變
      當然Yamaha也不甘落後於人,在與其他車廠劇烈競爭的環境下不斷投放更多資源及更新車款的設計來增強R1的性能,如第三代R1開始改用電子燃油噴注系統,放棄傳統之化油器,而Exup系統更改為直接由電腦控制,令所有監控的數據更加準確,更符合當年歐盟二的排放要求。齒輪比上的調整,令到每一個波段出力更加平均,不會因波段太長而令到反應遲鈍。另外改用更加輕巧的鎂金屬來製造引擎外殻,可令車重進一步降低,有效地達到修身輕量效果。



2012



2015

      至2004年,第四代的YZF-R1線條比之前的更加科幻化,相比現今高科技集於一身的跑車沒有古舊的感覺,仍可進出大場面。由第四代Delta Box車架沿著座位下方直上到鴨尾位置的雙出排氣喉,雖然外界認為此設計影響排氣問題,但卻是R1的一個標記;彷彿像告訴馬路上其他的人:「我不是中量級R6喲!我是頂級超跑哦!!」而引擎方面廠方全新設計曲軸及活塞,令到一般的引擎四大過程的吸、壓、爆、排更加縮短及提高約2,500rpm至12,500rpm極限轉數,再加上投入Ram-Air衝壓進氣技術,令到引擎於高速下之進氣不會受到擾流所影響而更加充足,所以能於10,500rpm榨取出180ps之驚人馬力!而且當代R1亦都造到馬力及車重達至1:1的比例,起步及操控都得到理想的表現,當年橫掃車壇及街飛界。但與此同時,因引擎的極限提升了、馬力也增大了,對騎仕的駕駛技術要求相對亦都有所提高。




2020 YZF-R1/YZR-M1

      於同一個年度,羅絲加盟Yamaha車隊,這一位當紅車手憑著當時的廠車YZR-M1橫掃九個分站的冠軍,令到大眾認識這一位傳奇車手之餘,亦都對Yamaha的市販賽車大增購買意欲。雖然YZR-M1與市販的YZF-R1有著很大分別,但消費者亦都樂於購這一輛被譽為「最接近羅絲的跑車」來享受高速帶來的快感及攻彎樂趣。
      但廠方亦都留意到車迷對操控的強烈慾望,於2006年推出以Ohlins 43mm倒立前叉及後避震機作主打的SP版本,高靈活度的調校性再配搭鍛造輪圈,加上已配置上圈速計時器,完全是以作為一輛賽道上的武器來征服車迷的內心。但可是極品始終是極品,此台SP版本只限量出售500台,相信到2019的今日,如閣下有緣於香港的車迷聚脚地有幸見到這款SP限量版的話,真的要好好向車主詢問能否拍照珍藏留念呢。


2020

 


頭燈以細長的方式收藏位於車頭正中間Ram Air進氣口兩側。


電子輔助之時代

      直到2007年第五代之R1,身上只稍稍更改Ram Air的進氣口,以及微調Delta Box Five的車架及尾搖臂得以增加穩定性及鋼性,Yamaha同時也因時代的轉變投入電子系統來輔助及增強性能,首次投入YCC-I(Yamaha Chip Controlled Intake)及落場賽車才配置的YCC-T(Yamaha Chip Controlled Throttle),而引擎方面則採用與前代20氣閥完全不同的16氣閥引擎,輕量得來而且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雖則外型上與之前的款式沒有太大出入,只是車頭擾流輕輕變細了,但仍有一大班「山葉粉」支持。
      相隔短短兩年(2009)便推出第六代的R1,外形方面已略有改動,車頭刪除了Ram Air的導風口,那雙尤如隼般的眼晴讓外界有些朋友看不慣,但也有車友覺得那樣才炯炯有神,但她的精粹不只在此,廠方首次將Flat Plane平衡式曲軸改為Crosss Plane十字式曲軸,令到扭力的曲線分佈得以加強及平均。由於四個活塞的爆發更加棉密,爆發出的聲浪也更為特別,當年在街上經過的話,車迷必定可以由那雄厚的排氣聲認得出她的身份。而對於騎仕的控制,全因四個汽缸都改變為獨立工作,因而控制油門加速方面都更加得心應手,而這一個殺手鐧則是協助羅絲奪得08年MototGP總冠軍的武器。另外於市販車上亦都增加上動力模式(A,B及STD),此系統亦對以後的Yamaha車種影響非常深遠。


貴為史上最貴的R1,當然跟以住一樣在車上找到各項超強電子科技,動力模式亦都增至四種,TCS、SCS、LIF等的電子安全系統亦都通通放到這位現代戰神身上。


      隨著時代的變遷,其他廠家都落力投放電子循跡系統於車上增加玩樂趣味,Yamaha也於2012年推出擁有七段尾輪循跡系統的第七代R1,而該循跡系統更是由MotoGP演變出來的上等好東西。外形上除了頭燈的線條比上一代更銳利及排氣的隔熱板有少少更改外,都沒甚大分別,始終當時已經是著重電子輔助的年代了。


前懸掛是KYB的全調校避震。



引擎已符合到歐盟五的最新排放標準。


      到達2015的高科技年代,亦都是MotoGP最大放異彩的年代,因為資訊科技的發達讓車迷更加容易得知比賽的資訊,車迷對Yamaha於MotoGP的廠車YZR-M1得到更加多了解,廠方專責開發R1的部門亦都以“From the Street to the Racetrack”的概念開發最新一代的R1,最後得出的效果非常驚人。車頭擾流放棄了以往一雙大燈的設計,改為跟MotoGP的廠車外觀接近的沒有頭燈的設計,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擾流增加。頭燈則以細長的方式收藏位於車頭正中間跟M1一樣的Ram Air進氣口兩側,於漆黑中尤如看見Ironman一樣的威武。鴨尾的位置更加設計成類似有定風翼的形狀,務求增加全車下壓力令車輛更加穩定。為了配合最新一代的鋁合金Delta Box車架,左右兩邊特意露出鈦合金的排氣喉前段,一來容易散熱,二來外觀亦都非常前衞,可以看到鈦金屬因溫度而產生的顏色變化。




998c.c.水冷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200ps/13,500rpm。


      貴為史上最貴的R1,當然跟以住一樣在車上找到各項超強電子科技,TFT彩色液晶顯示已是基本設備了,動力模式亦都增至四種,TCS、SCS、LIF等的電子安全系統亦都通通放到這位現代戰神身上。而進階的騎士(無論技術或財力)更有高階版的R1M可以選擇,與R1的主要分別的是車身的擾流部份改為碳纖維物料製成而且採用金色的Ohlins電子倒立前叉及尾懸掛系統(ERS)。


後懸掛是單筒式的多段調校避震機。




最強進化

      於2019年中,Yamaha於沒有預告的情況下向外界發報2020年式的R1及R1M,但此次的推出跟以往一樣都是小改款而已,但都引起車壇一番討論,從圖片中看到的外型看似跟2015年式的R1及R1M沒什麼分別,其實仔細看的話可看出前擾流及左右的車身的擾流外殼線條都經過改良,鴨尾上的擾流設計比2015年款更有擾流效果,廠方聲稱就高速下比之前的車身擾流多出5.3%的工作效能。


前制動是320mm雙制動頭碟配四活塞卡鉗。



配用上最頂級的石橋RS11輪胎,無論於馬路或者賽道都有高性能表現。


      而電子設備方面更加採用全新的APSG電子油門系統(Accelerator Position Sensor Grip)配合原有的新一代的YCC-T系統,更加能增加扭油筒的手感,從而增添對控制車輛的信心,但同時亦都可以減少機械部件從而繼續「瘦身之旅」。
      於車頭的位置採用有120mm行程的KYB 43mm的倒立前叉,配搭車後單筒式的多段調校後懸掛避震機,而隱藏於前擾流內的釘把設定亦都提高了「防甩頭」的性能,再用上最頂級的石橋RS11輪胎,無論於馬路或者賽道都有高性能表現。




TFT彩色液晶顯示已是基本設備了。


      而電子安全系統方面,更追加了三種的引擎剎車系統EBM及兩種的過彎防鎖死系統BC,這兩種系統調校可令騎士面對不同路面環境或賽道類型都多了適合自已的調校,加上配備了前320mm雙制動頭碟配四活塞卡鉗及後220mm大尾碟加大單活塞卡鉗,令到享受快感之餘安全性亦都大大提升。





      而新版本更加設了「彈射模式」LCS,令到起跑時更可充分發揮由那強勁CP4(Cross Plane 4 Storke)引擎所發揮的200ps馬力。而廠方除了將此直四機械發揮至能力極限之餘,亦都能符合到歐盟五的最新排放標準。但對此設定各車迷都覺得有點不是味兒,始終聲浪及性能都像給了一個金鋼圈一樣壓制著一樣。


2020 YZF R1M




      2020年當然亦都有高階版的R1M供進階玩家選購,新版本的R1M除了有R1的追加功能外,全車的擾流部份比對上一個年代有更多碳纖擾流,差不多接近全車的80%都可以看到那高清晰的碳纖花紋。而懸掛系統則採用Ohlins最頂級的電子式NPX油氣分離前叉,尾懸掛亦都是Ohlins的頂級電子可調級數避震機。


懸掛系統採用Ohlins最頂級的電子式NPX油氣分離前叉。



後懸掛同樣是Ohlins的頂級電子可調級數避震機。


      而R1M的版本除以上和R1有分別外,最主要的是所配用的TFT顯示的系統更有GPS資料傳送功能,騎仕下載專用的手機程式便可以由車上的系統傳送有關車輛設定,或將行駛資料傳到移動裝置。用家除了可以事後研究行車數據及設定資料外,還可以下一次再到達同一賽場時再找回同一設定用回車上。


進階的騎士(無論技術或財力)更有高階版的R1M可以選擇,與R1的主要分別的是車身的擾流部份改為碳纖維物料製成而且採用金色的Ohlins電子倒立頭叉及尾懸掛系統(ERS)。




總 結

其實小編最初接觸R1的時候仍未對電單車充滿熱誠,那時有一位車友送給我的一盒98年第一代的YZF-R1模型,雖然小編到現在都仍未有空閒去完成該盒模型,但想不到說時遲那時快已快接近2020年了,跑車由機械化進化到現時有極多的電子系統去輔助騎士。真的很想知道如再過多二十年之後...我再拿出那盒模型時,那個時候的電單車將會是如何的呢?





高階版的R1M除了有R1的追加功能外,全車的擾流部份比對上一個年代有更多碳纖擾流,差不多接近全車的80%都可以看到那高清晰的碳纖花紋。













R1M所配用的TFT顯示的系統更有GPS資料傳送功能。
















2020 Yamaha YZF-R1(R1M)規格表
全長:2,055mm
全闊︰690mm
全高︰1,165mm
軸距︰1,405mm
座高:855mm(860mm)
最低離地距︰130mm
濕重:201kg(202kg)
油箱容量:17L
引擎:水冷四衝程並列四汽缸DOHC 16氣門
缸徑 x 行程:79.0mm x 50.9mm
容積:998c.c.
壓縮比:13.0:1
最大馬力:200ps/13,500rpm
最大扭力:11.6kg-m/11,500rpm
供油系統:電子燃油噴注
點火:TCI
起動:電動
驅動模式:鍊條
波合器/波箱:濕式多片6前速
車架:V形鋁合金Deltabox
前懸掛系統︰43mm倒立前叉全功能調校,Ohlins行時調節避震,行程120mm
後懸掛系統︰單筒拖樽式全方位調校吸震,Ohlins行時調節避震,行程120mm
前制動系統:320mm雙鑽孔碟配對向四活塞卡鉗,ABS
後制動系統:220mm單碟配單活塞卡鉗,ABS
前輪胎︰120/70 ZR17
後輪胎︰190/55 ZR17(200/55-17)